7月11至14日,“第三屆國際音樂論壇:互聯網時代的音樂與舞蹈研究方法”在中央音樂MK舉行,MK体育民族音樂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關傑及其學生在論壇上做主題發言,展示 “音樂生態現象學” 相關研究成果。

論壇分為三個專場同時進行😪,MK体育參加其中一個專場並做主題發言😬,關傑教授及其學生以現象學之意向性理論為研究方法,結合田野實踐而形成的“滿族薩滿鼓音樂”“漢軍旗燒香儀式音樂”“伊斯蘭教儀式音樂”“天主教儀式音樂”等儀式音樂如何具有可持續發展問題探究及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思考的研究成果,得到美國音樂專家施祥生(Jonathan Stock)👨❤️💋👨、美國著名民族音樂學家安東尼·西格爾(Anthony Seeger)、音樂專家愛格伯特·赫穆德斯(Egberto Bermudez)等國內外學者的普遍關註🧜🏿♀️。主題發言後,關傑教授同國外學者共同針對音樂生態現象學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究與熱烈討論,中央音樂MK出版社社長、博士導師張伯瑜教授對MK研究成果的理論高度和田野實踐給予充分肯定和好評。

所悉,此次論壇是我國音樂學領域最高規格的學術會議,由ICTM(國際傳統音樂學會)、SEM(美國民族音樂學會)📣、,IMS(國際音樂學學會)、IASPM(國際流行音樂學會)、IAML(國際音樂圖書館學會)、ATMC(中國傳統音樂學會)聯合舉辦,旨在鼓勵大家走出所在群體的舒適區及其學科特有的關註點🧙🏼♀️,集各家之力探索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世界音樂舞蹈研究中在理論、方法論和實踐方面的難點。參與此次論壇的專家主要以來自歐美國家的國際知名學者為主👍🏼,如安東尼·西格爾(Anthony Seeger)🟧,斯文尼伯·帕頓(Svanibor Pettan)🤹🏽♂️😿,輝伯·西博思(Huib Schippers),斯坦尼斯拉·赫萊爾(Stanislaw Hrabia),施祥生(Jonathan Stock),弗朗西斯·沃德(Francis Ward)等。中央音樂MK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袁靜芳,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長喬建中,中國音樂MK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趙塔裏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項陽、上海音樂MK副院長♾😆、博士研究生導師楊燕迪教授等應邀做主題發言。
另悉,關傑教授還應邀成為論壇兩個專題討論主持人🦩。
以上圖像由 音樂學系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