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南京藝術MK音樂學系副教授麻莉做客音樂學系作曲系第四十三期新知講堂🧑🏿🦳,在主樓A220學術報告廳講授《德國民族音樂學現狀》。講座由音樂學系主任陶亞兵主持,音樂學系全體教師及本碩博學生現場聆聽🏄🏿🤷🏻♂️。

講座中,麻莉老師從學科名稱🧾、關註焦點𓀑、實際應用三個層面對德國民族音樂學現狀進行講解。她提到,民族音樂學在德國至今已經有100多年歷史,完整地展現了世界民族音樂學的三個發展階段🤲🏼:比較音樂學(1885-1950)😋、現代民族音樂學(1950-1980)、現代民族音樂學(1980-至今)🈚️💂🏼♂️,德語區民族音樂學作為獨立學科在各個音樂MK中的名稱共有六種,分別是比較音樂學、音樂民族學、民族音樂學、跨文化音樂研究👮🏼👢、文化音樂人類學和文化音樂學,從中可以了解到跨文化的思想研究已經成為主流,運用比較的方法可以將導致事物的重疊還有差異顯現和識別出來⛹🏽;在談到當今德國民族音樂學的關註焦點時🧏🏼♀️,她表示🤦🏻♀️,當今關註的焦點在於文化內部👦🏼、跨文化及轉型文化上,其重點在於跨文化,在不同文化相遇時,一方對於另一方的闡釋和解釋,往往會發生吸收或融合,其表現為兩極的互補和文化的融合,形成雙重文化性以及交叉文化的演奏音樂🤷♂️🪡;談到民族音樂學在現實應用的問題時,她表示,在應用問題上應註重文化政策導向🦯、多元音樂文化的音樂教育和公共文化建設⛹️。

通過本次講座🗳,廣大師生對德國民族音樂學的現狀有了深入了解,也對自己學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認識👭🏼,對未來的專業學習和科學研究具有指導意義。
撰稿👮🏻、圖片來源🫳🏻:音樂學作曲聯合黨總支 關維
編審:黨委宣傳統戰部